江蘇丹陽市眼鏡成為全球“銷冠”,河南平輿縣戶外用品占據出海“高地”,貴州正安縣吉他奏出世界“和弦”……改革開放后特別是新時代以來,中國許多縣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產業,將本土優勢產品推向世界舞臺,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報記者深入一線,探訪縣市聯通國際大市場、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故事。
江蘇丹陽眼鏡——
跨境電商開拓海外市場
本報記者王漢超
小樹屋一塊晶瑩剔透的樹脂片基,被自動化機械手固定,3把靈巧的刀頭翻動,只見切削光轉,水花飛濺,一片按精確參數定制的眼鏡片已研磨完成。看時間,才不到40秒。
這40秒迅速制片的背后,是江蘇丹陽市的鏡片產業近40年的不懈奮斗。從幾位磨制鏡片的師傅返鄉到建立起鏡片產業,從火車站前擺攤賣貨到商貿城接通全球市場舞蹈場地,如今的丹陽九宮格已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坐擁1600多家從事眼鏡生產及相關配套的企業,年產鏡片4億多副,約占全國產量的70%、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左右。
外國客戶在歐洲眼鏡店定制一副眼鏡,店鋪將訂單傳到中國丹陽的鏡片供應商,供應商隨即著手生產鏡片,依托集眼鏡設計、生產、銷售、物流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這一過程前后僅需一周時間。眼下,丹陽每年可以接到1500多萬份定制鏡片的外貿訂單。
近年來,為助力企業持續出海開拓國外市場,丹陽出臺了“一攬子”扶持政策,包括推進眼鏡企業“智改數轉”、支持穩崗就業、服務跨境電商和出口退稅等聚會。2024年上半年,丹陽眼鏡企業進出口額達到25.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
跨境電商的發展,極大地拓寬了丹陽眼鏡企業的海外客戶源。2021年,丹陽眼鏡跨境電商產業園揭牌,越來越多的丹陽眼鏡企業探索跨境電商出口發展模式,眼鏡進出口貿易主體數量逐步增加交流。如今,這家產業園中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達到68家。
“依托跨境電商平臺,我們實現了個性化眼鏡的全球化自主銷售。2023年,公司全年銷售額達6.5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額超過4900萬美元,同比增長6.54%。”江蘇淘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宏梅表示。
能變出9種不同色彩的太陽變色鏡、可浮在水面的輕質鏡框、運用面部掃描個性化定制的眼鏡,幫助青少年保護視力的多點離焦鏡片……近年來,丹陽眼鏡企業注重產品的精耕細作和技術創新升級,積極自主研發新產品,每年設計推出超3000件新款產品,眼鏡相關專業設計人員規模已近千人。此外,丹陽還設立了國家眼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中國鎮江丹陽(眼鏡)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在注重質量提升的同時更注重小樹屋保護創新。
“目前,我們能為海外消費者提供超過5000款鏡架、50款鏡片的個性化定制方案,這讓我們的產品在海外市場頗具競爭力。”胡宏梅表示,未來企業將繼續加大新產品研發,與更多跨境電商平臺開展合作,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
河南平輿戶外休閑用品——
海鐵聯運班列助力出海
本報記者張文豪
上午10點,隨著汽笛聲響起,一列載有70標箱戶外休閑用品的貨運班列緩緩駛出河南駐馬店鐵路物流基地,啟程前往浙江寧波市北侖港。這批貨物將于晚上8點抵達,再從寧波漂洋過海,銷往歐美市場。
60多公里外的駐馬店市平輿縣產業集聚區里,戶外休閑用品加工企業內一派繁忙景象。河南泰普森休閑用品有限公司車間正緊鑼密鼓地生產折疊桌椅、帳篷、戶外小拉車小樹屋等產品。“這些是歐洲的訂單。”公司總經理王小奇指著眼前正在包裝的產品說,“今年市場需求旺盛,訂單已經排到年底了。我們加足馬力生產,一條流水線的日產量已超過1000套。”
繁忙的車間里,時不時有外國客商前來參觀。不久前,王小奇接待了美國一家大型商超的采購總監約翰,并帶他參觀了戶外小拉車生產線。約翰隨即敲定了訂單,“這款產品設計符合市場需求,質量把控嚴格。更重要的是,從選材到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非常重視環保。”
泰普森公司的熱鬧場景,正是平輿戶外休閑用品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在平輿,戶外休閑用品產業生產及配套企業已有90家,其中億元以上規模企業11家。產品不僅在國內銷售,也成功進入海外市場,銷往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平輿戶外休閑用品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7%,預計全年超過100億元。
這個既不沿海也不靠邊的內陸縣城,是如何在短短時間內,讓戶外休閑用品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呢?
“這得益于縣里對國際貿易形勢的精準研判,以及對國內產業轉移機遇的敏銳捕捉。”平輿縣戶外休閑用品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霍新黎介紹,“自2016年起,我們積極赴浙江、廣東等地開展招商工作,吸引了眾多戶外休閑用品企業落戶平輿。短短幾年時間內,平輿已經能夠生產出戶外家具、帳篷、花園用品、漁具、沙灘裝備等上萬種產品,擁有了完整的戶外休閑用品產業鏈。”
商品出海,物流是一道難題。平輿推動開通了駐馬店至寧波港的海鐵聯運班列,設立了河南省首個縣級無水港口。為進一步完善物流鏈條,當地還成立了專門對接鐵路與港口的物流公司,構建起公路、鐵路、海運相結合的多式聯運體系。自2017年底班列開通以來,已成功發送1503趟班列,共計運輸超過10萬標箱貨物。
“以前,我們給海外客戶發送戶外家具,只能走公路到寧波,在港口辦理復雜的手續流程后,才能發往海外。這個過程,不僅運價貴,且需要耗時兩三天。自從有了海鐵聯運班列,10個小時就能到寧波,手續辦理也很高效快捷。”中鑫家具負責人劉耕耘回憶道。
不僅“走出去”,還要“叫得響”。通過積極參與國際展會、打造海外展銷中心、舉辦推介活動等方式,平輿戶外休閑用品在國際舞臺上持續吸引關注。在去年德國科隆戶外用品及園藝展覽會上,華東戶外休閑用品公司的藤制家具一經亮相就贏得了許多國外客商的青睞。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設有平輿戶外展示展銷中心,國外客戶能夠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制造產品。
“未來,我們希望繼續開拓國際市場,讓更多的平輿制造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華東戶外休閑用品公司負責人陳華偉說。
貴州正安吉他——
走出大山現身國際展會
本報記者陳雋逸
瞇著一只眼,戴著白手套的質檢員將一把吉他舉起來,仔細檢查外觀。工作臺一旁,整齊排列著已經過檢的吉他。在貴州正安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質檢員正在對吉他進行最后的質檢工作,10月底,這批吉他就將走出大山,漂洋過海到日本。
這是今年娜塔莎樂器公司發往日本客戶的第三批貨,大約300把。“每把吉他最后的質檢流程需要20分鐘左右,我們要確保每一把吉他的質量。”公司行政主管韋林飛說。2019年,受當地招商引資政策的吸引,娜塔莎樂器公司落戶貴州遵義市正安縣。如今,公司已建成一個頗有名氣的自主品牌。
全世界每生產7把吉他,就有1把出自這里——正安是全球著名的吉他生產基地。早在2012年,了解到在該縣20萬外出務工的人員中,有將近6萬人集中在吉他制造領域,正安便開始“筑巢引鳳”,在2013年建起了國際吉他產業園,號召鄉友返鄉創業,并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吉他企業發展。
經過10余年的發展,正安已經擁有完整的吉他產業鏈。“目前我們有吉他制造及其配套企業139家,任何一個吉他配件都可以在園區內找到。”貴州正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代祥飛介紹,國際吉他產業園的吉他年產銷量達到220萬把,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出口額達11.13億元人民幣。
一個貴州東北邊緣縣城生產的吉他,如何打開國際市場?“國際性樂器展會是我們吉他企業‘走出去’的一大平臺。”代祥飛說。早期,為了鼓勵吉他企業參加展會,正安對企業的展位費、人員出行費按比例進行補貼。嘗到甜頭后,不少企業每年都會主動參展,“展會規模大,參展廠商多,我們能接觸到更廣闊的市場。”韋林飛說。
去年,娜塔莎樂器公司首次參加上海國際樂器展,他們帶去了當年的新品——全竹智能靜音吉他。這款吉他的一大特色是用竹子制作。“過去我們的原材料都選用一些珍稀木材,90%需要進口,造價很高。”韋林飛介紹。在離正安不到300公里的赤水市盛產竹子,“用竹子做吉他,我們可以實現原材料自給自足,并且打出自己的特色。”韋林飛說。這款吉他在展會上吸引了許多關注,來自巴西的采購商現場就簽訂了3萬多美元的訂單。
“這款吉他設計新穎,兩邊的輪廓拆下來非常方便攜帶,音色也很不錯,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今年,來自泰國的商人提拉武也向娜塔莎樂器公司購買了包括全竹智能靜音吉他在內的一批吉他,價值10萬元人民幣,他對銷路非常有信心。
同樣將展會作為產品展示平臺的還有張維義,聚會他的工作室專做手工吉他。一次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的旅行給了張維義創作靈感,“苗族銀飾非常漂亮,為什么不用到吉他制作上呢?”他與當地銀匠合作,將吉他的音孔和下琴碼用銀飾裝飾,制成苗銀吉他,也在上海國際樂器展上亮相。“作為一種西洋樂器,吉他可以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載體,帶有民族元素的吉他遠銷海外,推動苗族文化走出國門,被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張維義說。
隨著貴州實現“縣縣通高速”,以及“遵義號”陸海聯運班列和中歐班列的開通,正安吉他產業補齊了國際物流運輸短板,激發出新的增長動力。“今年我們的吉他主要出口歐美20余個國家,目前通過中歐班列運輸了6萬把吉他,相比海運,到歐洲的時間可節省30到40天。”貴州塞維尼亞樂器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友兵說,“我們已經與20多個國家的商家簽訂了明年的合作訂單,在中歐班列運力和效率的加持下,我們拓展國際市場的信心越來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