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艺创作描绘新时代“三农”崭新图景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查包養經驗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时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农忙时节,而电视文艺创作的“春种”早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山水间的家》《最炫农科生》《从农场到餐桌》《乡村新事记》等以“三农”入题的佳作不断涌现,让荧屏充满原汁原味的“乡韵乡情”“泥土芬芳”,为优秀“三农”电视文艺创作指明了创新方向。

扎根泥土的多元创作,讲好乡村振兴的中包養国故事

从综艺节目到纪录作品,从主题晚会到特别节目……当下的“三农”电视文艺作品在内容形态上不断打开思路,既通过深入探索“三农”领域与文艺创作的内在关联找到突破点,也积极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品类中借鉴经验、汲取灵感。比如《山水间的家》采用“慢综艺”的创作手法和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嘉宾探访的形式讲述乡村振兴的真实案例。《2022网络丰晚》融合创意唱演、微观投影、戏剧演绎、换装秀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在一粒米上投影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用虚拟现实展现未来智慧农业等创意内容吸引观众。《乡村振兴大擂台》在叙事手法上大胆引入中国传统乡村常见的“打擂台”竞技模式,每期邀请几个村镇进行乡村振兴成果比拼,将地方戏剧、民俗展示、主题辩论等元素融为一体,碰撞出层次丰富的“乡村滋味”。该节目还衍生出专题报道《书记市长谈乡村振兴》等若干周边节目和活动,以“小制作”撬动“大声量”。随着新潮元素的融入,这些“三农”电视文艺创作的内容语态和创作思路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年轻态和时代感。

一批成熟文艺节目创作转向,也助力“三农”电视文艺创作的多元发展。随着“三农”话题热度的持续高涨和大众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老牌节目逐渐将创作视野投向乡村田野,为此类题材注入了创造活力。《向往的生活》《乡村振兴电视夜校》等立足于原有的成熟模式,或在节目中开辟呈现“三农”新貌的板块和环节,或直接将内容主题聚焦“三农”领域。无论是“另起炉灶”式的原创探索,还是基于既有模式的创新设计,这些节目都大大拓宽了“三农”节目的创作面,让乡村振兴承载的中国故事在生动立体的讲述中变得愈加可知、可感、可信、可敬。

新视角展现新气象,刷新大众的“三农”认知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凝聚强大的社会力量,带动广泛的社会参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大众对“三农”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持有的态度,进而影响他们所采取的行动。过去,大众媒介塑造的“三农”大都是“看天吃饭”的农业生产、贫穷落后的农村生活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远了部分观众与乡村的心理距离。而当下,火爆的农村短视频本可以展示真实的“三农”样貌,却有一些自媒体为了利益消费大众情绪,编织出“乡村残酷物语”“悬浮乌托邦”等脱离现实的假象。

凡此种种从不同侧面证明,主流媒体的文艺创作必须以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承担起媒体应有的引领责任,建构大众对新时代“三农”的全新印象和深刻认知,进一步提高大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助力“三农”事业发展。近年来的“三农”电视文艺创作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这一思考,以新视角传递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气象。

从典型的“三农”人物出发,《乡村大舞台》栏目打造的系列特别节目《高手在民间》邀请全国各地农民展示技艺才能,通过人物故事反映乡村面貌的改变和乡村振兴的成就。《三农群英汇》《超级新农人》等节目选取平凡却不普通的“三农”人物,让观众遍览新时代的农民群像,领略乡村振兴先行者们的人格魅力和时代价值。

从农村建设的角度切入,当下电视“三农”文艺创作立体勾勒出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进程,让观众看到真实、壮阔的新农村图景,对部分自媒体制作出的被流量裹挟的假象进行纠偏。《山水间的家》深入24个美丽乡村,记录下农村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打造文创产品、引入“共享包養经济”模式等方式实现振兴的多元路径。而《快乐童行》《田野里的歌声》以“童眼”观察农村经济转型、文化传承、美育普及等真实情况。《田园中国》邀请农业农村领域专家和年轻人深入体验乡村生活、见证振兴成果。一个个真实案例由点成面地拼凑出乡村振兴壮阔图景,再加上不同群体的亲历与见证,使大众对当代农村的认知焕然一新。

此外,《中国农资秀》《与梦想合拍》《乡村新事记》等从农村产业发展讲述包養振兴故事,既高度浓缩地方经验,也呈现当下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可以说,当下的“三农”电视文艺作品虽在创作对象的选取上各有侧重,但都相对一致地指向新时代“三农”形象的重塑和传播,不仅深度调动了大众的正向情绪、态度和行动,也更好地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融合传播拓宽受众群,把网络流量转化为振兴增量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8.8%。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重要渠道,这要求“三农”电视文艺节目在创作过程中要打开融媒体传播思路,更好地践行面向“三农”、展示“三农”、服务“三农”的社会价值。

“三农”电视文艺创作的一大痛点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受限于城乡二元的传播体系等现实因素,以往部分高质量的“三农”节目仅在传统媒介播出,很难充分释放出节目的社会价值。在融媒体环境下,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给文艺节目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传播资源,也大大提高了其内容互动性和参与度,使“三农”创作从小众节目、专业节目走向大众视野,进而将大规模互联网流量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增量。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多次开启“乡聚”系列主题融媒体行动、“丰收中国”融合传播行动,集中全媒体力量实现大小屏融合传播,撬动全网百亿级流量。《田野里的歌声》通过融媒包養網比較体手段在央视频等平台开辟云端美育课堂,为广大乡村少年和教师提供基础的美育指导。

融媒体渠道也推动“三农”电视文艺作品突破圈层界限,吸引农村人才“走回来”,推动农村产品“走出去”。一方面,这些节目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新时代“三农”的切实变化,吸引他们成为“三农”事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最炫农科生》通过展现国内顶尖农业院校农科生日包養常,吸引年轻人投身“三农”事业。另一方面,融媒体传播还帮助文艺创作将力量落到实处,在大众与“三农”之间建立有机链接。例如,《从农场到餐桌》打造“电视+电商+融媒体+线下批发销售”的创新模式,打通农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通道,200场次的直播活动吸引观众超300万人次,推荐超700个农产品。

从溯源源远流长的中华农耕文明,到呈现“三农”领域的发展与突破,再到展望未来的智慧农业蓝图,这些优秀的“三农”文艺节目既填补了长期以来同类型题材的创作空白,也凭借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内容描绘出新时代“三农”的崭新图景,带动大众关注和助推“三农”发展。今后,无论媒体环境如何变化,电视“三农”文艺节目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深入生活、扎根泥土,将镜头对准这一方土地所孕育的风土人情、百态生活和人间烟火。创作者要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心讲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根植于乡村大地的文化、精神与情怀呈现得更加透彻。还需通过融媒体等创新手段传播好“三农”代表人物和他们饱蘸汗水的奋斗故事,增强广大观众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课题成果;作者高贵武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视听传播系主任,李政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