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流在新疆大地,湖泊散落于天山南北,一泓碧水润泽点点绿洲,千百年来,人们逐水而居。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新疆全面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推动水资源管理从粗放模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统一高效、系统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格局正加速形成,管水用水机制更加顺畅,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水支撑更加稳固。
水利工程有效调蓄
一边是水资源匮乏、满目黄沙,一边是瓜果飘香、绿意盎然——这都是真实的吐鲁番,干燥少雨的气候里,绿色从何而来?不得不提的是新疆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坎儿井,是在荒漠地带的一种灌溉系统工程,有“地下运河”之称,建造过程中通过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等结构,利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来博格达峰、喀拉乌成山两座雪山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形成了少有的绿洲。
新疆坎儿井研究会秘书长吾普尔·努尔丁介绍,吐鲁番曾有1200多条坎儿井,但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机电井大量使用,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坎儿井出水量逐年减少,数量急剧萎缩。
如今,经过连续7期维修加固工程,吐鲁番市997条坎儿井中,有水坎儿井214条、总长度3491.74公里,古老的坎儿井继续承担起了滋养生命的使命。2017年以来,坎儿井的水在冬季用于生态补水,让干涸的艾丁湖再次出现湖面。
古老的坎儿井润泽着绿洲,新的水利工程也在陆续建设。2021年3月15日,吐鲁番市高昌区大河沿镇北部山区的大河沿水库正式向下游供水。水库建成后,把冬天和夏天用不完的水蓄下来,在春季和冬灌期间需要水的时候给下游供水,当地的灌溉保障率从75%提高到了90%。
红柳河园艺场位于大河沿引水工程下游。果农李先水说,过去每到5月,葡萄进入开花期,用水量大增,经常无法充足浇水。7、8月河流丰水期时,又只能眼睁睁看着河水流走。如今,每当进入农业用水高峰,农民只需要提前报送用水计划,水库就会提供充足的灌溉用水,这也使葡萄亩产达到3吨以上,实现了明显提升。
历经近68个月有序建设,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完成了全部水下结构建筑物封顶,计划于2026年10月完工。建成后水库总库容11.7亿立方米,将缓解阿克苏河灌区春旱缺水状况,提高灌区灌溉保障率。
截至2022年底,新疆水库总数达671座,总蓄水量121.34亿立方米,累计供应农业用水542.7亿立方米,生态补水367亿立方米,通过多目标统筹、多措施优化、多点位发力,有效实现多引、多供、多蓄目标,切实发挥了水资源的社包養網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科学用水生态向好
傍晚,不少市民漫步于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绿树流水之间。这条哈密“母亲河”一度干涸断流。1998年起,一系列增水工程陆续实施,持续为哈密河补水,“母亲河”恢复了碧波荡包養平台推薦漾。目前已建成面积达5300亩的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哈密包養河沿线绿化率由18%提高至78%,成为城市中的“天然氧吧”。
这样的城市湿地,不止一处。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南部,面积达5400亩的杜鹃河湿地公园已种植万余株乔木灌木及大量的水生植物,犹如城市的一叶“绿肺”。
大面积绿化所需灌溉用水从哪里来?几公里外的南市区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严格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后,每天为杜鹃河湿地公园供水3万至5万立方米,每年可节约用水900万至1500万立方米。
“目前全市绿化灌溉用水22%都是中水,年使用量达到1500万立方米。这不但降低了城市绿化成本,还节约了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副主任郭维说。
“博斯腾湖好风光,风帆飞去水天长。渔家笑唱丰收乐,歌声满湖鱼满舱。”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经过保护治理,总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如今水清湖美。
巴州生态环境局博湖县分局局长刘屹介绍,经过治理,29个直接或间接入湖排污口被永久封堵。2018年以来,累计从开都河向博斯腾湖生态输水8.07亿立方米,促进了博斯腾湖水体大循环和水质提升。目前,博斯腾湖水位已恢复至1047米,比最低时提升近2米。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博斯腾湖野生鸟类品种和数量也不断增加,据观测有198种、数十万只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途经博斯腾湖。这里还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
位于巴州尉犁县的罗布淖尔湿地,前不久刚刚接受了来自塔里木河的生态输水,两岸胡杨生机勃勃,再过一个月,叶子变黄,这里将呈现一片金秋美景。
8月2日,大西海子水库输水闸口抬起,水沿着河道向下游缓缓流去,第二十四次第二阶段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作启动。
不同于历次输水时水流从闸门奔涌而下、波涛翻滚的场景,这次输水通过闸门控制流量,使水头慢慢流向下游,滋润干涸的河道和两岸植被。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王福勇说,这得益于科学调度方案的指导。考虑到台特玛湖湖区水量当前由车尔臣河补充且已达到适宜的水面面积,8月又是胡杨等植物的集中落种期和主要需水期,本阶段输送的生态水全部用于滋润下游河道两岸的天然植被。
节水灌溉持续增产
金秋时节,新疆处处唱响丰收的欢歌。得益于农业高效节水推广普及,新疆农业生产迎来新飞跃,今年新疆夏粮总产量达701.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各类特色林果实现量质齐升。
库尔勒市阿瓦提乡其盖克其克村的梨园内,即将成熟的香梨挂满枝头。9月5日起,香梨陆续开始采摘,被送往各地群众的餐桌。
“今年香梨的个头普遍比较大。”其盖克其克村党支部书记刘哲敏说,因为水肥的科学利用,果品的商品果率预计可以提升2包養網0%,果农的收益会有较大提升。
库尔勒市金久诚香梨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田海生算了一笔账:以前的种植模式每年要进行5次大水漫灌,每亩地每次用水至少160立方米。现在只保留春季或冬季的一次漫灌,然后再使用滴灌浇6次水,一亩地全年用水不到500立方米,节约了大量用水。
同样因节水尝到甜头的还有吐鲁番。高昌区三堡乡台藏村、英吐尔村实施了葡萄节水灌溉微喷灌系统示范项目,这种微喷灌系统能将水分精准输送到植株根系,保证每棵葡萄树都能得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葡萄树喝最少的水,长出最优的果。”副乡长苏巴提·苏莱曼说。
吐鲁番市水利局局长孜拉吾东·加拉力丁介绍,吐鲁番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去年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疆平均水平的一半,“计划用3年时间将现有近55万亩葡萄全部实施高效节水。”
相距不远的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晚熟哈密瓜种植基地,一片片瓜田看不到尽头。“今年的瓜都卖出去包養網了,每亩地平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种瓜大户梁娟英今年种了290亩瓜,收成不错。
“瓜种到哪儿,滴灌带就浇到哪儿。”梁娟英说,哈密瓜增收靠的是膜下沟滴灌栽培技术。
2001年,淖毛湖镇在基地推广膜下沟滴灌栽培技术,实现了手机应用程序设置控制每个条田的轮灌区,总体灌水成本降低30%,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哈密瓜品质不减反增。
瓜果香已飘到了全国各地,棉花花铃正待绽放。尉犁县是新疆棉花生产大县,目前,全县百万亩棉花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棉花生产实现亩均节水100立方米。
3000亩极飞科技“超级棉田”里,100多个土壤传感器正根据土壤墒情自动浇水施肥。棉田项目负责人艾海鹏说,去年“超级棉田”相较周边传统农户,减少灌溉用水47.3%,平均亩产却从300多公斤增加到403.6公斤。
(采访组成员:本报记者李亚楠、韩立群、胡仁巴、温素威、徐雷鹏、李晓晴、王靖远、孟繁哲,执笔: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