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dce3a1bb1225.07867886.
(3)有效治理行業中的惡性競爭和不誠信行為,建設良好的市場秩序和商業文明
要為經濟轉型創造良好的生態系統,不僅需要建設良好的體制環境,還需要建設良好的市場秩序和商業文明。
本次調查特別了解了企業家對于市場環境和秩序的看法。關于“企業所在行業中存在的一些比較嚴重的現象”,調查分析顯示,企業家的選擇集中于兩類不良現象。一類是不講誠信、不守法規、不負責任的行為,包括“拖欠貨款、貸款、稅款”(40.3%)、“商業賄賂”(29.3%)、“借助一些官員權力,謀取不正當利益”(28.2%)、“不履約”(26%)、“制臺北汽車材料售假冒偽劣產品”(24.5%)、“污染環境”(16.7%)和“利用政策法規制度的空子”(14.3%)等。另外一類是只顧短期利益的惡性競爭行為,包括“低價傾銷”(52.2%)、“炒作概念,虛假創新”(16.5%)、“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14.1%)、“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13.4%)等(見表17-1)。
調查表明,這些行為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使注重創新、踐行誠信的企業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嚴重傷害了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要促進轉型和創新,就必須有效治理行業中的不良風氣,建設良好的市場秩序和商業文明。
表17-1 企業所在行業中存在的一些比較嚴重的現象(%)
總體
地 區
規 模
經濟類型
發展階段
東部地區
中部地區
西部地區
大型企業
中型企業
小型企業
國有及
國有
控股
外商及港澳臺
民營
企業
創業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低價傾銷
52.2
55.3
46.1
45.6
51.7
54.8
50.6
43.5
60.9
53.9
37.6
51.0
56.2
51.4
拖欠貨款、貸款、稅款
40.3
41.0
36.2
43.9
30.9
39.7
42.3
36.8
37.8
41.4
34.8
40.0
40.5
50.2
商業賄賂
29.3
29.2
28.4
31.4臺北汽車零件
23.5
29.8
29.9
24.1
23.9
30.2
34.8
29.1
28.4
31.8
借助一些官員權力,謀取不正當利益
28.2
24.9
33.2
36.9
26.0
26.9
29.4
33.5
16.4
28.8
34.8
28.7
26.6
28.6
不履約
26.0
26.0
25.1
27.6
22.3
23.6
28.1
25.3
21.0
26.3
30.9
27.2
23.0
28.6
制售假冒偽劣產品
24.5
24.4
25.6
23.6
汽車冷氣芯23.2
23.2
25.6
23.2
24.8
25.0
16.9
25.2
24.9
24.5
污染環境
16.7
16.3
17.1
17.6
21.1
18.1
15.0
21.5
14.3
16.4
10.7
15.0
18.9
21.2
炒作概念,虛假創新
16.5
16.3
16.9
17.2
17.1
16.1
16.7
15.6
14.7
16.5
16.9
17.8
14.9
13.1
利用政策法規制度的空子
14.3
13.2
16.4
16.8
15.3
13.9
14.3
13.8
12.6
14.1
10.7
14.2
14.2
18.4
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
14.1
13.7
14.3
15.7
15.0
13.5
14.2
12.4
8.0
14.6
14.0
14.6
14.1
8.6
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
13藍寶堅尼零件.4
15.3
9.8
9.8
15.6
13.4
13.1
10.3
15.5
12.9
11.8
14.2
13.2
9.4
虛假廣告宣傳
13.0
11.6
17.4
12.7
10.7
12.9
13.3
11.5
7.6
13.5
11.2
14.0
11.1
14.3
價格欺詐
10.7
9.8
13.0
11.3
10.1
10.5
10.8
10.0
7.6
11.3
7.9
10.9
10.5
10.6
竊取商業秘密
8.9
10.2
7.5
4.5
8.9
8.4
9.2
4.4
12.2
8.5
6.7
10.1
8.1
6.9
披露虛假信息
5.9
6.0
6.6
4.2
5.5
5.6
6.1
5.0
7.1
5.7
5.1
6.1
5.6
5.7
拖欠職工工資
5.5
5.2
5.9
6.8
3.4
6.0
5.5
6.8
7.1
5.3
10.1
4.8
5.0
10.6
侵犯股東利益
2.3
2.0
2.7
3.4
3.1
2.6
2.0
3.2
1.3
2.3
2.2
2.4
2.0
3.7
分組來看,出口企業、產能過剩企業、處于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選擇“低價傾銷”的比重相對較高,表明產品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的企業,對于惡性競爭汽車零件報價的感Audi零件受更加明顯;中小企業選擇“拖欠貨款、貸款、稅款”和“不履約”的比重相對較高,表明誠信缺失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東部地區企業、大型企業、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IT行業、出口企業以及對創新優勢自我評價較高的企業選擇“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的比重相對較高,而這些企業大多數是創新動機和能力比較高的企業,他們對創新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需求更加強烈(見表17-1、表17-2)。
表17-2 企VW零件業所在行業中存在的一些比較嚴重的現象(%)
行 業BMW零件
產能過剩情況
出口情況
創新與應變優勢
制造業
重工業
輕工業
服務業
IT業
房地產業
嚴重
汽車零件貿易商基本不存在
出口企業
非出口企業
高應變優勢
中應變優勢
低應變優勢
低價傾銷
59.2
58.9
60.6
34.7
43.0
8.1
58.0
40.8
62.8
45.4
53.0
53.4
51.3
拖欠貨款、貸款、稅款
43.8
46.6
37.3
27.7
25.3
27.3
44.0
33.3
40.9
39.9
35.1
38.8
47.2
商業賄賂
29.1
33.2
20.3
31.0
21.5
33.3
30.5
27.5
27.2
29.9
31.0
27.3
31.6
借助一些官員權力,謀取
不正當利益保時捷零件
23.6
25.1
20.7
36.7
27.8
54.5
28.1
28.1
21.2
32.1
24.4
25.4
33.9
不履約
24.5
25.6
21.6
26.2
22.8
35.4
26.9
23.9
24.9
26.6
20.7
24.9
30.7
制售假冒偽劣產品
27.6
28.7
25.9
15.5
3.8
6.1
26.7
20.5
28.5
22.7
25.2
24.0
25.8
污染環境
18.1
17.4
20.2
9.9
6.3
16.Skoda零件2
17.2
15.8
18.4
15.5
17.5
16.0
18.7
炒作概念,虛假創新
15.7
14.3
18.8
20.0
25.3
24.2
16.4
16.8
17.2
16.8
17.2
16.5
17.7
利用政策法規制度的空子
12.3
11.2
15.2
20.1
17.7
34.3
13.7
15.8
12.4
15.1
12.7
12.9
17.4
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
13福斯零件.7
13.0
15.7
16.8
24.1
10.1
13.8
14.9
13.4
13.9
16.4
14.5
13.2
商標侵權、專利技術侵權
16.0
17.8
11.5
8.1
22.8
3.0
13.7
13.2
20.0
9.3
21.2
13.1
8.6
虛假廣告宣傳
10.6
9.9
12.1斯柯達零件
21.9
8.9
33.3
11.6
15.9
10.1
14.4
15.2
12.5
12.1
價格欺詐
9.6
9.1
11.1
14.4
5.1
油氣分離器改良版12.1
10.7
10.9
8.7
11.9
11.9
10.3
9.6
竊取商業秘密
10.3
11.4
Porsche零件8.5
6.0
10.1
5.1
8.6
9.7
13.2
6.0
14.0
9.5
4.9
披露虛假信息
4.7
4.0
6.5
11.1
11.4
20.2
5.3
6.6
4.1
6.8
6.9
6.7
4.7
拖欠職工工資
4.8
3.5
7.8
4.4
2.5
11.1
5.0
7.1
4.3
6.6
5.3
4.8
6.6
侵犯股東利益
1.8
1.9
1.5
3.0
1.3
5.1
2.2
2.5
1.6
2.6
2.8
2.2
2.1
此外,制造業企業選擇“低價傾銷”、“拖欠貨款、貸款、稅款”、“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比重相對較高,表明制造型企業對行業中不正當競爭的感受更加明顯,其中食品、醫藥等行業企業選擇“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炒作概念,虛假創新”和“虛假廣告宣傳”的比重明顯高于其他行業;非金屬制品、化工、鋼鐵等行業企業選擇“污染環境”的比重明顯高德系車材料于其他行業;房地產企業選擇“借助一些官員權力,謀取不正當利益”、“商業賄賂”、“利用政策法規制度的空子”、“虛假廣告宣傳”的比重明顯高于其汽車材料報價它行業,這一現象值得關注(見表17-2、表17-3、表17-4)。
表17-3 企業所在行業中存在的一些比較嚴重的現象奧迪零件(%)
制造業細分
食品、酒及飲料
紡織
服裝
造紙
化工
醫藥
化纖
橡膠、塑料
非金屬礦物
鋼鐵
低價傾銷
45.0
68.6
60.2
63.8
51.3
46.3
80.0
67.3
63.6
52.6
拖欠貨款、貸款、稅款
23.4
47.7
34.3
59.6
40.3
28.4
24.0
48.7
42.4
59.6
商業賄賂
26.9
11.0
20.4
27.7
31.1
50.7
4.0
35.9
25.2
24.6
借助一些官員權力,謀取不正當利益
29.8
15.7
18.5
17.0
28.2
28.4
8.0
18.6
30.5
24.6
不履約
13.5
27.3
25.0
31.9
16.4
11.9
8.0
25.0
27.2
31.6
制售假冒偽劣產品
39.8
19.2
26.9
6.4
30.3
38.8
28.0
30.1
27.2
17.5
污染環境
15.8
28.5
16.7
12.8
35.7
16.4
12.0
12.8
33.1
40.4
炒作概念,虛假創新
25.7
17.4
17.6
6.4
18.5
32.8
16.0
9.6
8.6
5.3
利用政策法規制度的空子
22.Benz零件2
9.9 TC:osder9follow7
發佈留言